智慧农耕忙 棉花种植有保障

发布日期: 2022-06-13 信息来源: 刘陶

 

智慧农耕忙棉花种植有保障 

通讯员尹甜杰、赵乐天

近日,新疆北部气温回升,各种农作物春播生产渐次登上农耕舞台,一辆辆机械化、智能化的农机车辆活跃于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4月10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阿合其农场,万亩田地里数辆无人驾驶播种机搭载着棉种、保温薄膜、滴灌带沿着指定路线有序播种。行驶一次即可将种子、薄膜、滴灌带铺设到位,不一会一排排覆盖保温膜的田垄就出现在眼前。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播种季的到来,棉农王建忠也开始了棉花耕种。王建忠共种植1200亩地,今年早早便租了2辆大马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

“现在咱们种棉花基本上都是导航,播种机也先进,它的优点一个是不浪费地,再一个就是机收的时候不浪费棉花,采净率高。”棉花种植户王建忠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这种播种机平均每天最多可播种300亩,比传统播种方式相比,可多播种150亩,对于王建忠来说2天即可完成全部播种工作。

“以前施肥没有节能滴灌技术,农作物生长都是人工把肥料撒到地里,肥料利用率不高,浪费人力和农药,现在这种播种机一次性把滴灌带铺设好,机井通上电就把水浇到地里了,省时省心还节约成本。”王建忠说。

随着农业发展,“种-水-肥-药-械”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打开一众棉农致富增收大门,“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用对电力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阿合其农场,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走访棉农用户,对春耕用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农田地里,党员服务队不仅引导农机具驾驶员正确避开高压线路,还对田间电缆、机井变压器、设备发动机等供电设备进行隐患排查。

博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棉花生长。作为该地区最大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收入占到农民的51%,全州有6成以上农民从事棉花种植。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智能机械化耕种大范围推广,劳动力得到极大解放,棉花单产及总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传统农业到机械化农业转型过程中,机械化和智慧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无人驾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人驾驶的耕田机、播种机、除草机、喷洒机等农用机械在田间地头高效运作,智能监测系统、自动导航系统等智慧化的先进耕种手段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用电负荷也逐渐增加,供电压力随之增大。

据了解,博州今年以来,农业用电累计1314万千瓦时,较去年提升79.58%,农业用电量大幅增长。为保障广大农户春耕用电“不耽搁”,该公司特事特办,统筹落实春耕用电服务保障和客户服务、防风防汛、安全风险管控、防外力破坏等工作,党员服务队主动走进田间地头进行客户走访和安全隐患排查。该公司开通春耕用电绿色服务通道,实行春耕用电优先制度,随时受理春耕用电业务。线上办电及时审批、安装、送电,农民不用到营业厅也能办理业务,充分节约了春耕“黄金时间”,为一年农业生产开个好头。

 

 

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10千伏杞景线农网改造现场,数名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对延伸线路进行组杆架线,一根根全新的灰色水泥杆和一串串银色绝缘子架起了农业发展的桥梁。大河沿子镇是博州棉花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乡镇,10千伏杞景线农网改造竣工后,可满足当地轧花厂煤改电烘干、集中电采暖等农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该公司致力提升农业用电可靠性,针对农网薄弱环节进行农网改造升级,计划投资0.63亿元,实施90项农网改造项目。稳定的电力供应将为博州136.65万亩棉花产业搭建起“保护伞”。

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快速发展,棉花产量长期维持在500万吨左右,棉花单产及总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优质电力的助力下,智慧化、规模化种植优势突显,点燃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

后续,该公司将全力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确保农业发展用上安全可靠的放心电,持续为各族群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